(一)深刻领会“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、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和市委七届六次全会精神统揽船山各项工作”的重大政治要求。
全区上下必须深入学习贯彻、全面对标落实,学在深处、谋在新处、干在实处,切实把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融入政治历练、党性锻炼全过程,融入经济建设、社会发展的全过程。
(二)深刻领会“以‘开放带动绿色崛起’为主线,大力实施‘1153’发展战略”的深刻内涵。
全会强调,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大力实施“1153”发展战略,即紧紧围绕“开放带动绿色崛起”这一主线,立足“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全国现代物流示范区”这一定位,持续攻坚首位提升、开放引领、产业升级、城镇优化、幸福民生“五大行动”,努力实现经济总量和质量大幅提升、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升、区域竞争力大幅提升“三个提升”。
(三)深刻领会“构建‘一核三区、城乡一体’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”的重要意义。
按照省委市委关于区域发展新格局的重要部署,区委结合平台拓展、产业发展和城乡统筹的具体实际,提出构建“一核三区、城乡一体”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,即以遂宁高新区为全区绿色崛起增长极核,大力推进龙凤—观音湖文化旅游区、高品质中心城区和永河现代农业园区建设,加快打造特色鲜明、错位发展的区域经济板块,形成三产融合、城乡一体的良好态势。
(四)深刻领会“形成‘双联双拓、全域开放’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”的重要意义。
区委充分对接市委七届六次全会提出的加快形成联动成渝,重点突出向东、向南拓展的“双联双拓、全域开放”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,坚定把联动成渝、拓展东南、形成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。
(五)深刻领会“构建'3311'主导产业体系”的重大安排。
全会按照市委"支持船山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、高新技术产业和都市农业"的具体要求,加快构建电子信息、机械装备、生物健康、现代物流、文化旅游、商贸会展、都市农业和数字经济"3+3+1+1"主导产业体系,大力发展电子信息、机械装备、生物健康、现代物流、文化旅游、商贸会展、都市农业和新经济等主导产业,实现三次产业良性互动、融合发展。
(六)深刻领会“加快推进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、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建设、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创建等十件大事是富民强区”的重要支撑。
全会着眼打基础、利长远,聚焦大产业、大民生、大建设,梳理了推进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、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建设、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创建、观音湖开发建设、龙凤新城开发建设、老城区棚户区改造、老池临港产业园建设、武引蓬船灌区工程及梓桐沟水库建设、农村道路提升、推动高质量发展能力建设等富民强区"十件大事"。全区上下要科学谋划,始终把"十件大事"作为船山未来发展的主引擎,抢抓先机,统筹推进。
(七)深刻领会“加强依法治理""坚持全面从严治党"以及"建章立制狠抓落实和完善高质量发展机制”的重要保障。
全区各级各部门要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,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,树牢"四个意识"、增强"四个自信“,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、市、区十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,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深化作风建设,持续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,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区,持续优化政务服务环境,构建"亲""清"新型政商关系,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激情,为营造更加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提供坚强保障。